-
+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精选5篇)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1
《拔萝卜》这节表演游戏很特别它是一个有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小班幼儿很喜欢听,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一个人怎么拔也拔不动,结果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一起帮忙,终于拔起了萝卜。故事中的语言非常简明而又口语化,出场的角色又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很适合小班幼儿玩。
在第一节课时中我首先让幼儿对整个故事情节了解,并让幼儿在我的带领下说出对话。为幼儿分配角色。在第二课时中让幼儿知道各个角色的先后出场顺序,我把学习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的声音及动作神态作为重点,根据人物的特点让幼儿知道老公公,老婆婆年纪大了走路时弯腰曲背,慢慢吞吞的。老公公说话声音是粗粗的,老婆婆的声音是缓慢的。小弟弟的声音是洪亮的,走路时轻快的。活动过程中,我抓住小班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一起来模仿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的样子与神态。在模仿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模仿做到位,而是单独请一个小朋友来模仿老公公的表演,这样形象就更直观。我单独把老公公,老婆婆的形象放大,重点模仿他们的样子,为下面其他的角色出场做铺垫。第三,四课时我就请幼儿完整表演,第一遍表演孩子们并不是很熟悉,有个别几个幼儿还不记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等到他出场时原地不动,需要老师在一旁提醒。还有的幼儿声音和神态没有变现出来,不过经过多次的表演和指导孩子们都在一次次在进步。除了让孩子们能大胆表演外也让孩子们明白了‘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
孩子们喜欢表演而且也愿意表演,只是小班的孩子在表演时需要老师的参与。他们想表演,但是不能单独表演,而是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宗旨这节表演游戏还算成功。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2
《布娃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儿童歌曲,结构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中四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既描绘乐“叮咚”的琴声,又使歌曲充满了活力,配之级进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刻画了布娃娃弹琴的可爱形象,在教授歌曲时,首先使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第一拍拍手表示强,第二、三拍拍肩膀(腿)表示弱,开始学唱歌曲,在学唱过程中遇到休止符,同学们很难掌握,总是把前面的音拖长,休止符没有表现出来,于是,放慢速度教唱有休止符的小节,让学生理解休止符的含义,在音乐中表示停顿的地方,在生活中遇到红灯要停一停,在音乐中遇到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能理解,但是实际演唱时总出错,于是当遇到四分休止符时,让学生点一下头,刚开始同学们动作比较生硬,慢慢练习,同学们掌握了休止符的运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思考,就能想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摸索,使我们的教学更具特色。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3
音乐活动《倒霉的狐狸》是根据一个生动幽默的故事,幼儿结合音乐进行创编、游戏活动。活动中的故事与音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与其说是音乐欣赏,更合适称为音乐游戏。从总体看,活动比较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提问设计的开放性与有效性:
这是一个音乐活动,提问不多,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析每一个提问。从活动设计来看,这些提问是必要必须的。但是从活动实施的过程看,提问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提问1听到谁的叫声?有一部分幼儿回答狗的叫声,这和教师设想的完全不同,后又又一个幼儿说是母鸡的叫声,于是教师马上公布正确答案。这是教师临场反映不足,正确的做法是让幼儿在听一次是谁在叫。
提问2故事中,狐狸都遇到了哪些倒霉的事情?教师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提问3老师做了哪些动作?狐狸的倒霉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在这里,教师表现出的也是比较匆忙,没有很仔细的帮助幼儿分析动作表达的内容。在后面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表演狐狸倒霉的事没有针对性,有点可以前后套用。
提问4我的手势1、2、3、4、5告诉你们什么?教师应该让幼儿来回答而不是匆忙的公布答案。因此图片及数字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XX月XX日“XX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我校举行,此活动历时四天。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29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质都不同凡响,以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和活泼有趣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创造音乐,使我们在这四天的听课学习中,收获不少,感想颇多。
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课改后的音乐课已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的唱歌课,而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审美”课了,每一节课要讲的有亮点,有新意,都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可以说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这里我们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和反思:
一.真正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如今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的个性课堂:本次参赛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融入了音乐课堂中,以至忘记了记笔记,课堂气氛也感染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这都归功于教师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 如:小学五年级人音版欣赏课《走近京剧》来自临沂四小。整堂课设计巧妙有趣,教师的教态显得很亲切,基本功扎实,对课堂很有掌控能力,教学设计新颖,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欣赏的同时用京剧的声音师生问好,她打破了传统欣赏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京剧的魅力及美,后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体会京剧人物不同的性格脸谱,和谐、生动。
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郯城的一位老师的一年级欣赏《铁匠波尔卡》,这位老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在生动、有趣、忙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能充分体会音乐中铁匠忙碌、喜悦、快乐的心情。
还有来自一位老师讲的《真善美的小世界》,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强,学会歌曲后,通过爵士乐让学生体会:相同的旋律,不同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三.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科学与人文的文化底蕴丰厚,那么,她的音乐课堂过程会更流畅,学习效果会更好,学生会更配合,评委和观摩老师也会更信服。实践证明:舞姿婀娜、歌声优美、键盘熟练,把这些融入到课堂中,才会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学生的喜爱。
我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用我们对音乐的挚爱来牵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唱歌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并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突出音乐课的特点。
相信有了我们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上得更加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5
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联校组第一次音乐教学研讨活动如期开展。XX月X日上午,我们聚集__实验小学,围绕“关于音乐学科关键能力的思考”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研讨。
首先由、两位老师提供了两节教学研讨公开课。XX老师执教了一节一年级的《你早》。虽然小朋友入学还不到一个月,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课堂常规执行到位。顾老师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灵动的教学机智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教法活泼,通过律动,学生对音乐速度的变化有了初步的感知;她关注学生歌唱的声音,让孩子们在聆听、模仿中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她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XX老师是一位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音乐老师,动听的声音吸引着她的孩子们。她执教的是三年级教材中的《木瓜恰恰恰》,新颖的导入环节一下子把孩子和听课老师带入了她的课堂。她非常重视细节,特别是对学生歌唱声音的训练展开得充分,发挥得淋漓尽致。
课后,教研组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紧紧围绕“关于音乐学科关键能力的思考”的活动主题进行了无私交流。大家肯定了课堂上的亮点特色,也提出了值得探讨、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关注学生演唱声音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唱准音高?歌词朗读与歌谱教唱环节如何安排?如何处理歌曲演唱与表达情感之间的关系?……整个研讨氛围非常热烈,思维的碰撞,问题的争论,对策的提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让大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感觉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研讨、交流活动,更是一次引领、带动、督促活动,让我更明确了方向。
【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精选5篇)】相关文章:
征迁工作心得体会(通用3篇)2025-10-25
经典文学名著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通用13篇)2025-10-25
关于《杨家将》读书心得400字(精选10篇)2025-10-25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精选31篇)2025-10-25
老人与海的读书心得(精选30篇)2025-10-25
精选三年级读书心得(精选29篇)2025-10-25
2025高中读书心得(精选28篇)2025-10-25
精选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感想(精选33篇)2025-10-25
小学一本好书读书心得(精选32篇)2025-10-25
白毛女的读书心得(精选3篇)2025-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