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精选3篇)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AI朗读 - 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精选3篇)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精选3篇)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从整体来看,班上女同学在德育方面的表现比男同学要好。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疯打闹,经常你追我赶。

  2、上下楼梯不能自觉右行,时有扶着栏杆下滑的现象。

  3、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自已的错误,撒谎。

  4、卫生保持得不好。

  三、解决问题措施

  1、利用班会领着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该如何做印进学生的心中,知道该怎么做了才能更好地落实在行动中。

  2、在班上实行值日班长制,让每个同学轮流值勤,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对学生进行理财、感恩、革命传统、安全、诚信、环保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作为班主任,要对班会课进行精心地准备,力争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的文明行为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4、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开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作用,力争形成家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5、对于班上的重点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力争促使其进步。作为班主任,要多从《班主任之友》、《小学德育》等刊物上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四、本学期德育活动安排

  九月份:1、常规教育2、教师节感恩教育

  十月份:1、爱国教育

  2、逃生演练

  3、我的承诺主题教育活动

  4、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5、法制教育讲座。

  十一月份:书法绘画比赛

  十二月份:1、环保教育2.传统习俗知多少主题教育活动

  一月份:1、评选感动校园、感动班级人物。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本班班额大,学生自控力比较差,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一部分学生,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王鹏展、沈世鹏等。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还有个别学生(任浩等)由于缺乏自信心,成绩一直没有得到提高。

  二、教材知识系统及结构分析: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定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统计。

  乘法运算定律是在前三年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高。四、五、六、七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在三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

  三、教学内容:

  1、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

  2、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

  3、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4、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6、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7、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8、小篮球队―统计;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深入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代数意识;

  3、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张有效操作活动。

  4、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5、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日常训练。

  6、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高

  包括:登月;减法塔;正方形组成的图形。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组合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乘与除

  包括: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大卖场中的乘法;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探索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并能够利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来验算除法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应用

  包括:元、角、分——用小数表示;千克、克——用小数表示;千米、米——用小数表示;米、厘米——用小数表示;长度单位;年、月、日。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接触到一些小数。在本单元中,不是抽象地讨论小数,而是通过创设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来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而在长度单位一课中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并对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进行复习整理。在年、月、日一课中,重要是将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年月日的各种经验片断系统的串起来。

  (四)几何小实验

  包括:三角形;面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图形的大小认识到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掌握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认识1平方米。

  (五)整理与提高

  包括:乘乘除除;灯市;我们来认识图形;它们有多大;数学广场——数苹果;数学广场——放苹果;数学广场——剪绳子;问题解决——喜迎新年。进行乘除法计算练习、除法的应用练习。使学生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总目标

  (一)认知方面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用小数标是价格、表示重量单位以及长度单位;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根据边的特征将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

  (4)认识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6)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三)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学习中注重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态度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端正态度,能自觉的.把课堂学到的本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千万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法则、计算公式、混合运算顺序和数量关系。

  (3)有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设想

  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用已有的旧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

  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在综合解题能力上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

  (一)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1、在计算方面,培养学生“一看,二想,三做”的基本解题步骤,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学生看题就做的习惯,注重算的过程,使整体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在应用题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的能力。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分析,能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找相关的条件求出问题。

  3、在概念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算”和“想”的过程,使学生在知道结果的基础上,更能理解期间的过程。

  (二)学习方法设计

  1、前两分钟的基本训练,对于一些关系式或者定律等有关内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每天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记住。

  2、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回顾旧知,且发表对所学新知的的兴趣,,并能通过讨论使新旧知识得以同化。

  (2)在课堂的新授过程中,抓重点,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完整性。

  (3)新授课中抓基础部分,练习中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灵活性比较题目。

  (三)学习方法指导

  a)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对于一些基本题目的理解,加强计算的能力。

  b)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指导他们多观察,多比较,分清比较容易混淆的题目。养成仔细、认真的解题习惯。

Tags标签
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精选3篇) 网络收集
浏览(167)次  /  工作计划
收藏
推荐(129)
要加油(4)
pre
play
next
close

财务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集锦(通用29篇)

三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精选3篇)

班班通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1评论

综合实践学期教学计划(精选3篇)

1评论
1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职场文书书信函件祝福寄语演讲致词实用文档优秀作文结婚祝福写事建议书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