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的气节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AI朗读 - 孙承宗的气节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或许不太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作出的贡献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这个人是孙承宗,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和忠贞的爱国者,直至明亡清军都未能攻破的关宁防线的构造者。

  公元1563年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他从小就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五经,他读兵。在万历六年孙承宗作出了一个决定——要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这也为他以后带兵打仗奠定了基础。

  天启六年(1622年)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孙承宗来到了辽东。当时明军只剩下了几座孤城,但是随即几年后,他几乎收复了整个辽东,并构造了关宁防线,练出一支努尔哈赤父子终其一生,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战胜的队伍:关宁铁骑。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这句话出自《明史》,隐含意思是:孙承宗如果一直在的话,那么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

  崇祯11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高阳只是个小县城,没兵也没钱,但是却震惊了明朝。因为有个退休干部住在里面,他的名字叫做孙承宗。清军进攻的那年他七十六岁,城内并没有守军,也没有将领,弹丸之地,不堪一击。很明显清军知道谁住在里面,所以他们并没有进攻而是劝降。但孙承宗的态度是:清军刚来当天,他就带着全家人上了城墙准备随时迎战。失望的清军进攻了。几天后,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但是清军还是不死心,他们希望他能投降。但不出他们所料,他拒绝了清军。被拒绝后清军给予他自尽的权利。这是清军对孙承宗的一种尊敬。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向北叩头,自尽而死。这就是气节,一种爱国者的气节,我最佩服的一种气节。

初二:汪婕

Tags标签
孙承宗的气节 网络收集
浏览(81)次  /  初中作文
收藏
推荐(58)
要加油(14)
pre
play
next
close

梦醉一方红楼

她该怎么办——读《花千骨》有感

孙承宗的气节

读《生命的情诗》有感

与狼共舞的人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职场文书书信函件祝福寄语演讲致词实用文档优秀作文实习报告老师寄语通知
<<
X